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
当前位置: 您当前的位置 : 平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 ->  书香平阳  -> 正文

在全民阅读大背景下,平阳县市民阅读习惯如何?

来源: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22日

  近年来,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广,阅读成为不少平阳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那么,市民们喜欢哪种阅读方式?他们每天的阅读时间又是多少呢?

  图书馆里,都是谁在看书?

  备考者最多,其次是喜欢阅读的人

  3月18日18时许,在县图书馆的阅览区,有几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在认真看书。小焦就是其中一名,她今年25岁,家住图书馆附近,正在为司法考试做准备。“我觉得在图书馆复习效率高些。”小焦告诉记者,去年她也经常来图书馆看书,觉得绿色植被多、环境非常好,很适合看书复习,每天来看书的人络绎不绝,稍微晚点来可能就找不到心仪的位置。

  和小焦一样,市民毛女士正在图书馆准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。“来图书馆的好处是,有时候学习学累了,可以翻阅其他喜欢的书换换‘脑’,特别好。”毛女士说,会计考试原本要在5月举行,受疫情影响可能会延迟,但她想提前做准备,只要条件允许,每天都会按时来看书。

  据了解,如小焦、毛女士这样每天来看书的备考者很多。而除了备考的市民外,前来租看书籍的人群大多在30岁以上,其中以40岁至60岁为主。他们主要分为三部分,五成人是真正对书籍有兴趣且有多年阅读习惯的;两成市民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来看书的。比如正在看书的李女士。“我家孩子早上9点上课,11点放学,这个时间段正好来这看会书,不用来回走。”她说。

  在剩下的一部分市民中,则是为了孩子去看书。他们有的会专门来寻找教育类图书,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,如何了解孩子,还有的是为了陪伴孩子阅读书籍。

  在看书的人,喜欢哪种阅读方式?

  网上阅读成首选,电子书成“标配”

  在信息迅速发达的今天,看纸质书的市民还多不多?记者在银泰城的新华书店看到,前来买资料和书籍的顾客寥寥无几,只有几个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挑选。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家长说,她在帮孩子挑选复习资料,自己也打算选一本书,平常休息的时候可以翻阅一下。她认为,在阳台,泡上一杯茶,晒着太阳,读一本纸质的书,很放松。

  采访中,记者随机询问了多位市民。结果显示,超过七成的市民平日里较少看纸质类的书籍,几乎每个上班族都有看电子书的习惯。同时在网络文学的冲击下,文化名著类书籍逐渐受到冷落。

  在市民薛女士看来,网上阅读成了当下多数人的首选,尤其是青年人,阅读对象以资讯信息为主。市民王先生就利用半年的时间,看完了《二战解析》《晓说》等5本书。“这些书都是我在上下班等公交期间看完的。电子书因为可以用手机阅读非常方便,所以我和同事们都特别喜欢用手机看‘书’。”

  市民孙先生对财经类的书籍非常感兴趣,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没少到图书室借书阅读。等上班后,为了还能读到财经类的书籍,他索性在图书馆办了张图书卡,方便自己阅读。卡办了三年多了,但真正去的次数却十分有限。“工作越来越忙,双休日的时候就想多休息会儿。而且,还要应酬工作外的事情,就只能放弃去图书馆看书了。”孙先生坦言,现在,用手机上的电子书阅读器阅读书籍,成为他的首选,“电子书改变了我的阅读方式。手机便于携带,哪怕坐公交没座位,也能站着看书,点滴时间就这样用起来了。”

  市民小张是一名80后,他酷爱读书,家里也有许多藏书。因为工作的原因,他需要查阅大量社科类的资料,在他的电脑里储存着一千多部电子书。对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之间的选择,他有着自己的看法。“电子书是快速阅读获取信息源的一种好办法,但是如果从学习的角度出发,最好看传统的纸质书籍,从中细细品味、推敲。”小张说,除此之外,电子书没有文化氛围,长时间阅读会造成头晕眼花,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
  他们每天阅读多少时间?

  平均约1小时,家庭共读受重视

  经采访调查,由于受疫情影响,我县市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均有所增加,尤其是家庭亲子共读的时间和图书数量,均有较大的提高,市民对家庭共读有了较高的认识。在阅读趋势上,从纸质阅读转向了纸质阅读与新媒体阅读并重,并且电子阅读还在持续上升。此外,在电子化、碎片化信息爆炸的冲击下,七成人每天阅读时长约1小时。

 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得知,“工作忙、没时间”及“可选书籍少”成为制约部分市民阅读的重要原因。

  市民赵先生在鳌江镇一家广告公司上班,平时工作压力太大,经常到家都已经很晚了,感觉筋疲力尽,连说话的精力都没有,更别说看书了。“其实我很想看书‘充电’,增强职场竞争力,但每次计划好的时间,都被随后的工作安排打乱了。”他说。

  市民郭女士深有感触地说,在各式各样的新书面前,时常感到无所适从。“我想买一本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新书,可是逛遍了各家书店,就是没找到合适的。现在的书太多了,但真正选起来,却发现可选的太少。”她告诉记者,书店的一些畅销书也以励志类、名人传记类及各种教辅图书居多。

  同时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课业压力导致的“没空读书”是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林同学说:“我每天下午四点放学,四点半开始上一个小时钢琴班,接着转场英语辅导,到家吃饭都已经八点左右了,还好作业不多,但抓紧写完也要快十点了,得赶快洗漱睡觉,哪有时间看课外书。”小学生都如此,面临严峻升学压力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自不必提。

  作为银行的中层管理人员,41岁的严女士认为她的人生规划跟青少年时代的广泛阅读有很大关系,可是对于自己13岁的儿子如今该如何进行课外阅读,她却感到矛盾和困惑。“谁都知道,多读书有好处,可是在升学的压力下,又有几个家长可以免俗。从小升初开始,能不能考上一所好学校考察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,谁会来问你读过多少好书呢?”

  另一方面,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,家庭亲子共读越来越受重视。而此次疫情无形中增加了家庭亲子时间,这点也能从县图书馆的借阅指标中看出,家长和儿童占比很高。数据显示:2021年全馆文献外借册次606512册,其中,少儿图书借阅量几乎是成年人借阅量的两倍。

  家住昆阳镇的叶女士告诉记者,疫情期间,她平均每天跟两岁的儿子共读绘本三四个小时,比平时只有睡前阅读的时长多了三四倍。“疫情期间,内心有些慌,就拿着手机看网络小说打发时间,基本是一目十行,看了四五部,但没什么营养,仅仅是打发时间。”市民韩先生说,他还看了几本诗集和跟儿子读了不少绘本,虽然没有网络小说吸引人,但比较有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