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
当前位置: 您当前的位置 : 平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 ->  文明实践  -> 正文

平阳文明实践项目玩出新花样 精神文明建设扎根百姓生活

来源: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7日

  近日,平阳县19个文明实践项目同台“赛马”,经过激烈比拼,5个兼具创意与实效的项目脱颖而出,将代表平阳征战市级赛事。这些项目从社区治理到红色传承,从柴米油盐到邻里守望,花样翻新接地气,让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走进了群众的日常。

  此次亮相的19个项目堪称“民生需求说明书”,生态保护、家庭教育、技能帮扶等领域全覆盖,更把菜市场规范、老旧小区晾晒、独居老人送餐等“家门口的事”纳入其中,构建起“群众能参与、做事有支持、成果有反馈”的闭环。其中,曙东社区的“小公约大共治”和凤卧镇的“偶遇初心”两个项目,凭借独特玩法成了“人气王”。

  “以前社区公约就是墙上的字,现在成了咱嘴边的理!”曙东社区居民王阿姨说起变化满脸笑意。这个项目让居民自己动笔写公约,停车难、电动车乱充电这些老问题被编进“大白话条款”,就连菜市场占道经营、楼道堆杂物、广场舞音量这些“天天见”的烦心事,也有了明确约定,还能随新问题动态更新。红姑宣讲队演三句半、公众号讲文明故事,让公约住进大家心里。更妙的是“文明能量卡”,服务换积分、积分兑实惠——帮独居老人买菜能换2分,参与小区绿化维护得3分,攒够10分就能换理发券、家政折扣,或是在社区食堂抵饭钱。如今志愿者从16人涨到1600人,服务超3.4万小时,不仅帮20多户独居老人解决了“吃饭难”,还把小区闲置空地改成了“共享晾晒区”,拿了省级荣誉。

  在“浙江延安”凤卧镇,木偶戏成了红色文化的“网红讲解员”,也串起了百姓生活的暖心事。老艺人教00后学提线时,常会带着孩子们去村里独居老人家中表演,木偶在《红都烽火》里演浙南刘胡兰郑明德的故事,演完了还帮老人扫扫地、读读报纸;儿童剧《烽火雏鹰》不仅登上国家级舞台,更成了村里“四点半课堂”的保留节目,孩子们看完会主动帮社区整理共享单车。从纪念馆前的定期演出,到带着木偶戏走进乡镇养老院,这根跨越千年的木偶线,一头牵着非遗技艺,一头连着柴米油盐里的温情。

  据文明办负责人介绍,接下来平阳会带着这些“鲜活样本”继续探索,让精神文明建设既有意思又有意义,在“浙江有礼仁义平阳”的画卷上,画出更多让老百姓满意的民生亮点——或许下次,你家楼下的便民修鞋摊,就是用文明积分兑换的服务点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