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
当前位置: 您当前的位置 : 平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 ->  未成年人  -> 正文

平阳县萧江镇家门口青少年宫:让暑假换个方式过

来源: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11日

  暑假如期过半,盛夏的热情,终究比不上家门口青少年宫的火热人气。在平阳县萧江镇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走进“家门口青少年宫”。他们放下手机、暂别游戏,在丰富的集体活动中开拓视野、锻炼能力,既享受欢乐时光,也为身心“充电”。这不仅让孩子们有了充实有趣的去处,也有效解决了家长担心的“假期无处去、孩子无人看、学习难保障、玩耍不放心”等现实难题。

  近年来,萧江镇精准回应青少年成长需求,于2024年7月精心打造“家门口青少年宫”,就近、精准面向辖区及周边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、困境青少年、新居民子女,常态化开展思政、科普、艺术、体育、劳动等教育活动,着力打造“青少年成长15分钟幸福生活圈”。同时,积极探索“财政补一点、市场让一点、学员出一点”的可持续模式,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。自开放以来,已开设夏令营、冬令营、编程、篮球、尤克里里、围棋、书法、绘画等课程28期,累计开展活动253场、服务青少年5217人次。

  假期“充电”新选择

  夏令营点亮青少年成长之路

  今年暑假,萧江镇青少年活动阵地再度升级——家门口青少年宫萧江分站依托毛家处村党群服务中心,精心打造多元暑期课程体系。从寓教于乐的主题夏令营,到贴心周到的全日托管班;从挥洒汗水的篮球课堂、歌声飞扬的歌手班,到思维碰撞的英语营、探索奥秘的科学营,吸引104名学员踊跃参与,为青少年开启别样假期体验。

  “和往年一样,我们今年的夏令营也是为期一周,面向全镇招收营员40名,优先面向留守儿童、困境青少年及新居民子女等群体,希望通过活动,让他们在暑假里感受不一样的快乐。”萧江镇团委负责人介绍,“青春筑梦·相伴成长”暑期公益夏令营是萧江镇品牌项目,已经连续举办13年,每年网上报名名额均在1分钟内报满。该夏令营对反诈、防溺水、禁毒、消防、急救等知识进行授课,今年还专门组织学员走进消防站、派出所,开展研学活动,不仅能够带动孩子们拓宽知识面,还能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,收获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。

  “我在家门口青少年宫学会了三步上篮!”——一位学员兴奋地向家人展示新掌握的技能。得益于“家门口青少年宫”的运营模式,优质教育资源以普惠价格直达村社,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多元的素质课程。除篮球班外,英语营、科学营、歌手班等素质拓展课程在暑假同步开展,全面激发青少年兴趣潜能。其中,歌手班已涌现一批热爱歌唱、具备潜力的学员,为后续组建“红领巾合唱团”储备了优质人才资源。

  今年更创新推出为期40天的全日托管班,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与“1对1”辅导,破解“暑假看护难”痛点,让学员20天高效完成暑假作业,同步预习新学期内容,实现假期“超车”。多位家长反馈:“孩子从沉迷电视游戏,转向规律学习与社交,我们终于能安心工作了!”

  双向赋能

  青年与乡村的“双向奔赴

  家门口青少年宫的活力,亦源自青年志愿者的反哺之力。通过“青年实干家计划”“家燕归巢”项目,大学生志愿者组成“红马甲”助教团,承担课业辅导、活动记录、秩序维护、摄影摄像等工作,作为少年宫师资力量强有力的补充。温同学已经连续两年参与服务,笑称“和学员亦师亦友”;英语专业的陈同学则视此为职业成长的起点,“在家门口青少年宫实践可以为之后的职业生涯打基础。”更动人的是“归巢效应”,一位曾参加萧江首届夏令营的8岁孩童,如今以大学生身份回归家乡。“我曾有幸参加萧江镇首届暑期公益夏令营,是夏令营在我心中播种,现在即将大学毕业,该是我浇灌新芽的时候了。”从受益者到赋能者,这场跨越时空的接力,诠释了乡土情怀的生生不息。

  正如夏令营结营仪式上学员朗诵的《少年中国说》,当清澈的童音回荡在会场,铿锵宣告“前途似海,来日方长”时,我们深切体会到“家门口青少年宫”承载的深远价值——它让每个孩子能在家门口拥抱阳光,让每次成长都有陪伴护航。

  下一步,萧江镇将持续深化“青春筑梦·相伴成长”品牌,始终以青少年需求、社会关切、党政要求为坐标原点,深化校地资源联动,拓展公益托管、科技实践、劳动教育等多元服务,推动优质素质教育资源向村社纵深覆盖,为全县乃至全市青少年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可复制的“萧江样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