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
当前位置: 您当前的位置 : 平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 ->  平阳要闻  -> 正文

“仲夏有礼”——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公益夏令营结营

来源: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09日

  平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

  夏末的平阳,文明实践的暖意依旧浓厚。近日,平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楼多功能厅内掌声阵阵,“仲夏有礼——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”公益夏令营结营仪式在此举行。新居民儿童、优秀志愿者代表及主办单位代表齐聚一堂,以一场温馨而充实的仪式,为这场跨越一个月的文明之旅画上句号。作为县文明中心精心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,本次夏令营县文明实践中心联动16个乡镇文明实践所(站),开展307场特色活动,既填补了“暑期看护真空”,更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读懂“文明”的分量,彰显了平阳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活力。

  回望307场文明实践足迹

  “从昆阳镇的经典诵读到鳌江镇的‘红领巾成长营’,从萧江镇的非遗体验到水头镇的红色研学,307场活动串联起孩子们的夏日时光……”主持人徐晓东的开场致辞,瞬间将在场者拉回那些充满探索与欢笑的日子。他介绍,本次夏令营由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、团县委、县新居民服务中心联合主办,专为新居民儿童和留守儿童打造,通过“中心引领、所站联动”的模式,让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全县每个角落。

  致辞中,大屏幕滚动播放各乡镇实践站的活动掠影:孩子们在校史馆里凝视老物件的专注、在科技馆里观察实验的惊喜、在孔子文化礼堂里学写“礼”字的认真,一幕幕都是文明实践的生动注脚。

  5分钟短片里的成长蜕变

  夏令营活动纪实短片以“文明实践”为主线,串联起新居民孩子在平阳的成长瞬间:在浙江省平阳中学校史馆,孩子们听讲解员讲述“70年前的求学故事”,懂得了“珍惜当下”的道理;在平阳县科技馆,“彩虹实验”的奇妙现象让孩子们惊呼连连,志愿者趁机讲解“有序排队、爱护器材”的文明准则;在孔子文化礼堂,孩子们用毛笔临摹“礼”字,老师说“礼就是看见别人的好,记得别人的帮”……

  这些画面,正是平阳“文明实践+乡土教育”的独特模式——让孩子们在触摸平阳的历史、探索科学奥秘、体验传统文化中,自然而然地种下文明的种子。

  童言与真心里的文明感悟

  “以前我觉得‘文明’是大人说的大道理,直到在图书馆帮管理员整理书架,才发现‘轻轻放回’也是文明。”山门镇的胡俊元作为儿童代表发言时,手里紧紧攥着新书包——这是他在夏令营中收获的“心愿礼物”。他说,“现在我知道,‘仲夏有礼’的‘礼’,就是朋友间的互助,就是对家乡的热爱。”

  优秀志愿者代表章浩然则分享了夏令营的暖心细节,“我们教孩子懂礼,孩子也在用纯真教会我们什么是热爱。”一个月里,志愿者们化身“校史讲解员”“实验安全员”“文化传承人”,与孩子们共同书写着“被需要是幸福”的志愿服务答卷。

  每份惊喜都藏着文明期许

  “有请昆阳镇陈凯杰、万全镇张语哲、山门镇胡俊元、麻步镇王蕾、海西镇卓米拉上台!”随着主持人的邀请,5名表现突出的孩子走上台。县文明中心副主任温从斌为他们送上定制的“心愿礼物”。

  以爱传递文明的接力棒

  在夏令营得一个月里,志愿者们化身“校史讲解员”“实验安全员”“文化传承人”,与孩子们共同书写着“被需要是幸福”的志愿服务答卷。

  文明实践永远在路上

  “307场活动,是307次‘以文化人’的尝试;是无数文明种子的萌芽。”温从斌在总结寄语中强调,夏令营的落幕不是终点,而是文明实践的新起点。他表示,县文明中心将持续深化“文明实践+青少年教育”模式,让16个乡镇的实践所(站)成为孩子们“家门口的成长课堂”,让“仲夏有礼”的品牌效应延伸到全年,真正实现“文明不止于夏令营,而在朝夕相处中”。

  记录文明传承的美好时刻

  随着快门声响起,全体人员的笑脸被定格在镜头里,一张充满温情的集体照就此诞生。孩子们举着心愿礼物,志愿者亲切地环抱着身边的孩子,领导们站在后排微笑注视——这张合影,不仅是夏令营的终点纪念,更是平阳文明实践“同心协力、共建文明”理念的完美呈现。

  本次活动得到平阳县科技馆、县图书馆、浙江省平阳中学、孔子文化礼堂、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及温州一鸣公益慈善基金会的鼎力支持,是平阳“多方联动、共筑文明”的又一成果。正如孩子们在心愿卡上所写:“这个夏天,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让平阳更美的‘文明魔法’。”

  本次活动得到平阳县科技馆、平阳县图书馆、浙江省平阳中学、孔子文化礼堂、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及温州一鸣公益慈善基金会的鼎力支持,是平阳“多方联动、共筑文明”的又一成果。正如孩子们在心愿卡上所写:“这个夏天,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让平阳更美的‘文明魔法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