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明网总站联盟网站
当前位置: 您当前的位置 : 平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 ->  文明曝光  -> 正文

电梯广告添烦忧 居民盼严把关

来源: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25日

  “电梯门打开,轿厢内铺满广告海报——银行贷款的醒目标语、生鲜外卖的促销信息、房产中介的联系电话。”日前,多位网友反映,自家小区电梯内广告数量过多、内容良莠不齐,虽知晓广告收益可补充公共资金,但过度商业化也影响居住体验,希望妥善处理。

  连日来,记者走访我县多个住宅小区发现,多数小区电梯悬挂或张贴有商业广告,数量从2个到6个不等。这些广告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、食品餐饮、房产交易等领域,其中银行信用卡办理、中秋月饼预售、生鲜平台满减等广告最为常见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个别小区电梯内出现了足浴养生、医疗美容、健身培训等类型的广告,部分广告画面设计存在明显争议:医美广告为突出疗效,直接印上消费者满面痤疮与后续光滑肌肤的强烈对比照,视觉冲击过大;健身广告则有男性教练赤裸上身展示肌肉的画面。

  “每次带孩子坐电梯都得小心翼翼,就怕他盯着那些不合适的广告问东问西。”走访中,家住鳌江昆仑公馆的郑女士就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尴尬经历。一次她带着4岁的儿子乘坐小区电梯时,孩子突然指着一则健身工作室的广告发问:“妈妈,这个叔叔为什么不穿上衣服,而且还在身上画画呀?”郑女士抬头一看,广告画面中两位男性教练赤裸上身展示肌肉线条,其中一人胸口还有大面积纹身,确实不符合公共空间的展示尺度。“我当时就语塞了,只能赶紧指着电梯按键转移孩子注意力。”郑女士无奈地说,小区住户中老人和小孩占比不低,物业在筛选广告时理应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居民的接受度。

  平海商厦住户张女士则遭遇了不雅小广告的困扰。她所在小区电梯内长期贴着硬塑料材质的小广告,上面印着“上门按摩SPA扫码选美女技师”的字样。“这种广告内容低俗,贴在公共电梯里特别刺眼。”张女士说,不少住户对此忍无可忍,有人用钥匙或小刀划掉广告上的二维码,可没过几天,全新的广告又会被贴上。

  “可以试想一下,每天孩子们上下学乘坐电梯时,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这个上门按摩广告,是否会对孩子们的潜意识和将来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?而且这里还住有不少正值青春期的孩子。”同为该大厦住户的李先生称,在大家的传统认知中,提供上门按摩的都是异性,以前有些地方的酒店会有人塞上门按摩的卡片然后提供违法服务,那么现在这个在小区电梯里出现的上门按摩广告,其提供的服务项目是否存在私下涉及违法服务的可能性,尚存疑问。

  除了内容引发的争议外,广告数量过多带来的压迫感也让住户怨声载道。记者来到昆阳镇世豪绿洲小区,随机挑选一幢楼按开电梯后,发现里面的广告确实有些密集,除了开关门之外,另外三面墙都被贴满。其他几幢楼,情况也差不多。“电梯本身空间就小,被这么多广告占满,感觉特别压抑。”该小区居民许先生说,有时电梯内人多的时候,广告海报还会蹭到衣服。

  针对住户反映的问题,记者也跟小区的物业进行了沟通。据物业方解释,引入电梯广告已经过业主委员会同意,广告收益主要用于小区公共设施维护、绿化养护等开支。对于广告内容筛选问题,物业与广告公司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要求内容需符合公序良俗,但实际审核时确实存在疏漏,“后续我们会加强审核,对广告画面、文案进行严格把关,尤其是涉及健身、医美等类型的广告,会要求广告公司提供保守版本的设计方案。”相关物业工作人员表示。

  不过,平海商厦的情况稍显特殊。该大厦为商住两用大厦,目前并无物业进驻管理。据住户反馈,这类小广告多是外来人员趁夜间张贴,很难从源头杜绝。“低俗广告营销屡禁不止,主要还是受利益驱动。”相关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根据《广告法》的规定,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,广告主、广告经营者、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,应当遵守法律、法规。如有违反法规,最高可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。

  记者从县住建部门了解到,根据《物业管理条例》和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小区电梯、楼道等公共区域属于业主共有,利用公共区域从事经营活动需经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同意,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并定期公示。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近年来确实收到过多起关于电梯广告的投诉,主要集中在数量、内容和收益公示三个方面。“我们也都有要求各物业公司对电梯广告要严把关,规范广告招商、审核、公示等流程,同时要及时处理相关投诉,兼顾公共收益与居民居住体验。”